之前,《衛報》刊登了一篇由一檔節目所撰寫的評論文章,其中提到了由OpenAI開發的大型語言模型GPT-3,該模型在其機器生成文本的標題中大膽地提出了一個問題:機器人寫了整篇文章,你還害怕嗎,人類?實際上,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202年初,微軟解雇了記者,用寫作AI來取代他們。隨著AI語言模型變得越來越完善,研究人員聲稱,很快AI生成的文本將與人類寫的文本無法區分。
針對人工智能興起對人類作家意味著什么這一問題,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小組進行了調查。具體來說,他們試圖了解人類作家對人工智能的期望以及寫作作品的界限在哪里。在調查中,首先向作者展示了未來人工智能作家的不同推測性設計。然后,要求他們反思與人工智能共同寫作將如何改變他們對寫作的實踐和看法。調查結果顯示,作家希望人工智能能夠尊重他們賦予寫作的個人價值觀,這些個人價值觀包括情感價值和生產力。
在研究中,業余愛好者表示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到了快樂,他們將寫作視作一種“愛的勞動”。對于他們來說,寫作是一種情感價值的體現。因此,當考慮使用人工智能來提高工作效率時,他們并不感興趣使用先進的寫作技術,因為這可能會取代他們成為一名作家的意義。
不同的作家對于寫作有著不同的情感價值。有些作家認為寫作是一種擁有專屬詞匯的表現形式,他們擔心與人工智能共同寫作會導致文本失去完全屬于自己的特性。另一些作家則將誠信感歸因于寫作行為,他們認為使用人工智能進行寫作就像作弊一樣。還有一些作家僅僅是享受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文字的過程。
相比之下,對于專業作家來說,寫作是一種生計手段。如果使用人工智能可以提高他們的生產力,他們愿意使用這種技術,并將部分工作分配給機器人作家。專業作家可以將人工智能視作代筆,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書面作品。在某種程度上,專業作家愿意犧牲自己的情感價值來換取更高的生產力。
一些作家相信人工智能可以在一些簡單的寫作任務中表現出色,例如文體改進、改寫和校對。但是,他們對人工智能在創造性寫作任務方面的能力并不十分自信,例如規劃敘事流程和設置故事中關鍵人物的背景。
在面對其他設計性場景時,作家只有在他們對人工智能的信任程度超過了他們自己的自信時,才會考慮使用人工智能進行寫作任務的外包。
研究表明,一個優秀的代筆作家應該具備像人類合作者一樣的特質。因此,理想的人工智能寫作工具需要意識到人類作家的限制,并通過相應的調整來反應人類寫作風格和干預水平。使用人工智能進行寫作可以為作家節省時間和精力,使他們更專注于創造性的寫作過程。然而,我們仍然希望保持人類創造性努力的動力,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創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