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年36歲的清華碩士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當環衛工人的經歷,因此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這是怎么回事呢?
近期,一位名為龍隱(化名)的36歲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在網絡上分享了自己當環衛工的經歷,引起了廣泛的討論。據報道,龍隱在2019年考入清華大學教育學專業,成為該學院年齡最大的學生。盡管他曾經放棄了一份年薪35萬元的工作機會,但在今年3月,他還是帶著孩子去公園和環衛工人聊天,最初是因為和孩子打賭,認為這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值得一提的是,不僅龍隱這樣的清華碩士當起了環衛工,還有像清華博士莫明墉這樣的人去送外賣。莫明墉曾經在一條短視頻中說道:“命運曾把我擊倒,但它永遠無法把我擊敗。那么少年你呢,你要止步于此了嗎?”這段視頻曾經非常火爆,因為莫明墉不僅有清華博士的學歷背景,還畢業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但在創業失敗后,他也曾送過外賣和在網上賣英語課。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國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達到了21.3%,比5月份的20.8%還要高,再次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最高值。這個失業率主要指的是16-24歲之間的年輕人。在過去的幾年里,青年失業率一直在上升。然而,在7月17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今年中國的就業形勢總體上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的趨勢。據付凌暉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同比增加24萬人,城鎮16歲及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也在穩步提升。盡管青年失業率仍然較高,但6月份城鎮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就業規模也在穩步擴大,25-59歲城鎮勞動力失業率已經降至4.1%,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對于自己當環衛工的經歷,龍隱表示,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機會,通過親身實踐,帶動孩子一起去公園勞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他開始接觸教育行業,源于工作后的一次偶然機會。幾年間,他輾轉各地進行公益分享,逐漸認識到自己在理論知識方面的欠缺,于是開始大量閱讀專業書籍,并在32歲時決定考研。他希望通過這樣的經歷,讓孩子知道,即使是名校畢業生也可以放下身段去做體力勞動,而通過學習,能夠見到更廣闊的世界,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