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濟大學文化產業系教授臧志彭最近就淄博燒烤熱度下降的情況進行了評論。他表示,燒烤火已經燃燒了這么久,實屬不易。然而,要想讓城市持續發展,就需要關注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傳播。
“退燒”是市場調節的正常現象,它會導致供應過剩的行業收緊。在今年3月,淄博燒烤成為了網絡的熱門話題,其中“小餅裹串加小蔥”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燒烤吃法。許多商家為了追求利益,紛紛進入燒烤市場,導致燒烤店、小餅廠、烤爐廠等行業快速發展。據數據顯示,3月到6月期間,淄博新開了近七百家燒烤店。雖然商家想要抓住流量紅利,但是盲目跟風和市場流量的短暫性,導致了供過于求的局面和大量資源的浪費。當消費者需求回歸理性,良幣驅逐劣幣,大量燒烤店開始轉讓收場,這是市場調節的周期性規律。
雖然淄博燒烤在短期內得到了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如開設“燒烤類”食品經營許可的綠色通道和推出“燒烤貸”等,但是政策利好只是短期內促進了燒烤業的繁榮。長遠來看,部分商家高估了市場行情,忽略了市場的客觀周期性規律。將所有資源集中投入單一產業鏈,容易導致資源錯配,也催生了同質化現象。加之城市承載力有限,在夏季高溫炎熱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市場洗牌在所難免。網紅效應終將回歸常態。淄博燒烤搭乘了“流量快車”,在短期內享受到了網紅效應帶來的客流紅利,大大促進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然而,大眾消費心理具有沖動性和多變性。南開大學副教授于海波表示,淄博游客有打卡式旅游特征,他們出游追求多元、不斷變更目的地。因此,網紅經濟也具有脆弱性和可替代性。淄博“退燒”符合網絡傳播規律,也是回歸常態的自然更迭。與其說淄博燒烤“涼”了,不如說它步入了深水區,擁抱長期主義才是實現轉變的最佳路徑。